今年9月底,市场传出,华映可能在11月正式宣布关厂、退出市场,而提早在9月先进行人力调整。华映当时表示,是针对绩效表现,对属于末位的人员展开裁员,裁员人数约60人左右,以台湾人力约4300人计算,比重仅1.4%。
不过,据当时一位离职的员工透露,从华映财报上已露出营运困境端倪,如2017年第一季,华映帐上现金还有371亿元新台币(单位下同),但到了2018年第二季,帐上现金却减少百亿多元,来到216亿元。
事实上,华映今年以来,前3季每季的营运现金都呈现净流出,到了第2季开始,帐上现金开始明显减少,今年第1季末帐上现金还有264亿元,到了第2季末,少了48亿元,第3季底帐上现金则剩下160亿元。
这位员工还指出,公司看似布局广泛,自豪打入中国大陆车载面板市场,甚至还攻进欧洲市场,双B车款品牌都是客户,但毛利太低,就算打进去获利也不多,再加上帐上现金一直减少,觉得华映前景不明,才毅然离去,也大胆直言,「华映撑不了太多」。
只不过,当时华映面对市场谣言回应称:「太夸张了,无稽之谈」。但从裁员加上财报帐上现金部分异常,以及市场需求的转变、价格议价权的主导等面向,与大陆面板厂的崛起,再再都让似乎预告华映这件事情终究会发生的可能性。
如今华映确定走向破产重整程序,华映也表示,接下来将向法院递交紧急处分,以免债权人声请假扣押,并说明目前公司主要债权银行为京城银行和台湾银行,截至11月底,总负债金额为127亿元。
华映母公司大同则说,会在符合法律及相关规定的情况下,给予华映协助,对于母公司则没有影响,目前营运一切正常。
受到大陆面板厂强力竞争冲击,台湾面板产业沦为四大惨业之一,除了友达、群创等双虎仍能维持获利外,规模相较较小的华映连年亏损,截至今年9月底止,每股净值仅剩1.44元。
财报显示,华映今年前三季税后净亏损60.37亿元新台币,每股税后亏损0.93元新台币。华映截至今年第三季底,每股净值已剩下1.44元新台币。
而第四季中小尺寸面板需求持续低迷,价格也是下跌的走势,市场预估华映第四季的亏损将持续扩大。今年以来,华映营收直直落,今年1~11月营收约230.8亿元新台币,年减27.96%。
据了解,华映目前只有6代线、一条4.5代线是生产主力,其他4.5代线甚至只沦为实验线的局面,为提高经营效率,华映不但早已转型,锁定中小尺寸面板,近年更逐步降低消费型产品比重,提高工控、车载显示面板等利基产品比重。
由于原本属于华映转投资的中小尺寸面板厂凌巨科技卖给日本厂商后,不但放弃消费型产品,专注利基型产品,为活化资产,12月13日下午更宣布出售亏损的面板模组厂,一方面停止亏损,一方面更可获利。